俄罗斯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
(2014–2016)
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媒体理事会会报告
目录

序言
2014年5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其访华之际,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与中国扩大关系是俄罗斯对外活动的一个绝对的优先发展方向。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普京称:"目前俄中合作提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我认为,俄中合作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这一点没有错"。

这一声明很明确地反映了两国最近几年内积极协作。它不仅在俄罗斯受到支持,目前俄罗斯的政治方针甚至被称为"转向东方",在中国也受欢迎。
早在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在其访俄期间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变化,中俄两国要加强协调,同国际社会一道克服各种威胁和困难"
中俄关系的加强近几年成为两国媒体报道的主题。当然,俄中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记者提问:"我们如何报道对方?我们注重哪些事件?我们传达什么意义?"

考虑到2016年和2017年是俄中媒体交流年,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媒体理事会成员约定准备近几年来形成的双方媒体中的各国形象分析报告。
鲍里斯•季托夫 / 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照片由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提供
第一章
中国媒体资料概述涉俄报道主要内容
对中国媒体中的俄罗斯形象研究和对中国记者了解主要涉俄事件的分析,首先需要注意中国和西方新闻媒体传统和实践的区别,这些区别与中国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看中国新闻媒体涉俄资料时,容易发现一种无评价态度,常常被人以为是漠不关心或对题目不够了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要了解中国新闻媒体传统,就要想起邓小平的"24字"方针,即" 冷淡观察","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 ,"站稳脚跟"。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汪嘉波这样解释中国记者评价西方与俄罗斯关系时的克制:"中国媒体对这些问题的谨慎态度与民族性格特点有关系。中国人如果看到了对方的错误、缺点或别的什么不太好的方面,一般不会说出意见,而是会观察。这就是民族性格的特点。如果说政治和国际事务,中国一贯更是谨慎"
中国新闻媒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今世界少有独立性的,中国媒体和世界其他已经吸收全球化时代结果的媒体空间无关。中国新闻媒体一贯和世界主流媒体保持游离态度,俄罗斯为主题或各种涉俄报道也不例外。
主要区别是报道风格。新闻报道偏向于叙述,一般不会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也不会明显地强调什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指出,"中国媒体严格服从中国的对外战略主要规定,就是'不和任何人吵架'"
中国媒体的许多资料与西方同行的报道相比,也更为客观。中国记者一般邀请有关各方参加讨论,即俄罗斯、中国和外国专家。

笔者在对资料和文章进行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分出来俄中媒体近期关注的两组关键题目:

  1. 俄中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随着俄中合作的加强,新闻媒体也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主题。
  2. 俄罗斯联邦的对外活动。详细报道的是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乌克兰局势、对俄制裁和俄罗斯反制裁、俄罗斯和北约组织的对抗、俄罗斯军备、与伊斯兰国的斗争等,即那些在国际和地区局势不稳定的条件下格外关注的题目。
以下是对2014-2016年主要涉俄主题资料的分析结果。
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左二)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右二)参加俄中媒体交流年的隆重开幕式。右侧——俄罗斯副总理奥尔加•戈罗杰茨,左侧——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刘延东。 2015年12月17日
摄影师: Ekaterina Shtukina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第二章

  • 中国媒体眼中的主要涉俄选题
  • 中俄关系:双方共同利益领域
  • 对中俄关系的综合看法
中国新闻媒体谈到俄中协作时强调,两国关系"正处于其发展最佳时期","可以成为21世纪大国关系的典范"(新浪,2015年3月9日/环球时报,2015年5月9日)。这些判断直接证明双边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意义。2015年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用两句简洁的话描写了俄中合作:" 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未来"(人民网,2015年5月5日)。 中国媒体在两国走近能看到相互政治支持。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记者在讨论中俄领导人在2014年5月20-21日举办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框架内会晤时,谈到中国和俄罗斯所面临的困难:

"美国对中国和华盛顿盟友的领土争端的立场对中国构成一些困难。同时,西方国家的制裁使俄罗斯不再依靠欧盟和美国,而是转向东方寻找新机会"
这位记者最终作出结论," 中俄关系的加强将有助于应对这种压力"(CCTV,2015年5月20日)。

至于中俄中之间可能的矛盾,中国媒体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两国之间没有原则性的政治矛盾。哪怕有一些小分歧,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孙长栋相信,两国领导人"沟通、很快就达到共识并解决分歧"。

2015年许多中国新闻媒体都持有同样的积极态度。例如,人民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并持续在高水平上运行。中俄关系的鲜明特点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人民日报,2015年5月5日)。

这种思路在人民日报后续文章中也持续下来。一位特邀作者指出,"' 舒服'一词反映了中俄关系的现状"。
接着,他思考这种密切协作的基础时,列出了几个论题:"第一,双方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共赢,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第二,相互默契——双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彼此坚定支持,不相互使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扩大双边合作的范围"
(人民日报,2015年8月11日)
中国驻俄罗斯记者站领导人接受采访时承认,不希望影响中俄关系,所以经常故意不提一些国家间难题(例如,非法移民问题)或困难,特别是俄罗斯经济困境。

总而言之,中国新闻媒体对俄罗斯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一般不提到一些敏感话题,向中国读者介绍更多的俄罗斯生活的正面信息。 上述的主要趋势目前也没有改变。2016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所有中国新闻媒体都关注2016年6月普京总统访华行程。介绍此次访问的媒体报道风格很积极,大部分文章强调不仅是最高领导人会晤的成果很丰富,俄罗斯国家20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与中国伙伴的各个会晤成果也很多。中国记者高度评价访问期间所签署的文件,包括《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
人民日报记者认为,"一次访问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3个重量级合作文件,在国际外交实践中也是不多见的,充分反映了当前中俄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双方[在重要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的高度一致"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6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在北京的会谈结果,在签署重要的战略文件后交换文件夹。
2016年6月25日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新闻媒体不出预料地最关注此次访问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至于前者,记者特别强调此次访问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是两个大国对国际秩序的重要性。报道风格是正面的,大部分结论是乐观的。记者指出,俄罗斯和中国重申全面遵守国际法原则,一方面"携手保全球战略平衡"(文汇报,2016年6月26日),另一方面"为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作出新贡献"(人民日报,2016年6月27日)。 至于经济方面,中国媒体虽然持有"政热经冷"的原则,但文章中还是体现了比以往更多的乐观评价。
专家认为,此次访问的务实合作的成分很大,双方签署了涵盖贸易、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30余份合作文件(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6日),令人希望两国将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好经贸关系的问题,使贸易量回到所需要的高水平
(文汇报,2016年6月26日)
总而言之,中国新闻媒体对普京总统访华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次访问很成功。几乎每一篇文章中都会强调俄中两国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尤其是政治方面的高水平。环球时报记者写道,"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并不完美,但它已是时代的杰作。两国实现了总体上的战略互信,对经贸关系的相对落后不太抱怨,而是抱以积极推动的态度。两国社会中虽有一些糊涂看法,外界挑唆之声不绝于耳,但它们影响、撼动不了中俄关系向好发展的大趋势"(环球时报,2016年6月25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在北京的会谈结果,在签署重要的战略文件后交换文件夹。
2016年6月25日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中国新闻媒体报道中占有中央的位置,这是合理的。他"赢得了民心,即使知道本国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绝大多数俄罗斯人也不会去搞什么'颜色革命'"(环球时报,2015年1月26日)。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汪嘉波指出," 对中国人来讲,弗拉基米尔•普京代表俄罗斯和俄罗斯政府。他被美国" 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最具权势人物一事并不偶然。就是这样。在中国他很受人尊敬"。


据他说,中国记者甚至有一个笑话:"如果中国现在举行大选,普京将获胜"
国内专家认为,俄罗斯总统在中国很受欢迎的原因和他的个人品质和政治方针都有关。莫斯科大学俄中大众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叶甫盖尼•扎伊采夫指出,中国老百姓"喜欢普京坚毅、意志坚强、果断的性格,喜欢他在美国面前不屈服,这一点很重要"。

中国新闻媒体强调两国元首的个人友谊。东方日报的记者肯定地说," 在普京最困难的时候,习近平伸出援助之手"(东方日报,2015年5月9日)。他在此指的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时,大部分世界大国领导人缺席。

一系列中国新闻媒体驻莫斯科的记者站主任强调,或多或少有关普京的文章最吸引中国读者。中国媒体代表还指出弗拉基米尔•普京讲话的特点,说"他每次讲话像是一个短篇小说"。
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孙长栋则认为,"一些中国新闻媒体积极发表有关俄罗斯的文章,是因为他们对弗拉基米尔•普京有好感"
总之而言,对中国媒体报道的总体风格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作出结论:中国媒体对普京的态度是完全正面的,在他们看来,俄中两国元首愿意发展基于相互支持和信任的稳定的友好平等关系。2016年,普京参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隆重仪式时表示,"俄中两国元首保持经常接触,有利于推进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方愿同中方在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人民日报,2016年6月26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着中国传统民族服装( 在亚太经合作组织会议(APEC)论坛领导人合影前)。
2014年11月10日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这个题目在中国媒体资料中占有突出位置,是俄罗斯在中国新闻领域定位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之一。2015年间这个题目是中国国家媒体的主要报道方向之一。

发表的许多资料涉及到当时的不同历史事件、人物、伟大卫国战争战士们的个人故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的网站人民网的记者精神振奋、内心激动地介绍战争时代的歌曲,把它们叫做"20世纪独一无二的现象和文化的宝贵财富"(人民网,2015年5月2日)。毫无疑问,中国的记者非常尊重战胜法西斯的苏联战士们的功勋。"苏联军民以大无畏的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捍卫了世界和平与正义"(人民网,2015年5月5日)。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中国人非常爱护二战的纪念,包括苏联战士的纪念碑。"在中国纪念碑的状态都良好。比如说,武汉有纪念抗日战争时牺牲的飞行员的纪念碑,包括库里申科飞行员。修建了一个公园,共有50多个墓碑"。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强调,"在中国人们非常尊敬,也非常重视这一胜利"
中国新闻媒体也很关注习近平出席红场胜利阅兵和普京出席天安门的胜利阅兵,据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汉学家安德烈•卡尔涅耶夫所说,习近平和普京"在庆祝这两次活动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接触"。中国的记者在各自的报道中强调,两国元首一块出席两次阅兵,不止一次地援引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的一句话:中国主席习近平是胜利阅兵的"最重要嘉宾"(星岛日报,2015年4月17日)。文汇报的记者指出,中俄元首出席彼此举行的抗战胜利日大阅兵"显示出中俄两国关系互信的新水平,相信两国将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文汇报,2015年5月10日)。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汪嘉波确信,"两个国家都需要庆祝二战和卫国战争的胜利周年"
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孙长栋指出,"虽然西方领导人没有出席大阅兵,习近平注意到了这一事件,表示对俄罗斯的支持"。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指出,胜利70周年大阅兵是"中国表示,其与俄罗斯的立场一致"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证据。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右二)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二)及夫人彭丽媛(左)一起观看庆祝于1941-1945年期间进行的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转向东方"

至于所谓的"俄罗斯转向东方",中国新闻媒体用词不夸张。一方面,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孙长栋认为,"中俄两国关系中只有改进的趋势,谁也不想把关系搞坏,这不符合两国利益"。但是许多专家对"俄罗斯转向东方"的实施方法抱怀疑态度,指出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宣言性,大多是表面的。有一部分专家(包括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安德烈•吉卡列夫)认为,将"俄罗斯转向东方"视为一种口号并指出中方"不太满意转向东方具体实施的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中国新闻媒体将俄罗斯转向东方这一措辞解释为俄罗斯发展远东基础设施的政策并表示,该地区的发展需要时间。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汪嘉波认为,中国对"和俄罗斯发展合作落实远东地区的项目有兴趣,有能力"
同时,有一些中国新闻媒体记者站领导人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不可能"只面向东方"。例如,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强调,"俄罗斯是个大国,不可能完全转向东方,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提醒,俄罗斯国徽的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岛上的远东联邦大学校内召开的东方经济论坛。 2016年9月2日
摄影师: Evgeny Biyat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经济和西方制裁

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密切关注俄罗斯的经济情况并关心其好转。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如果邻居有困难,我们也可能会遇到困难"。

在俄中两国关系积极发展的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项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预期,"一带一路"的倡议将有利于俄中双边合作。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指出,"俄罗斯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国家之一"(人民日报,2015年4月28日)。

至于中国新闻媒体讨论俄罗斯经济情况,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孙长栋的观点很值得一提,他对媒体密切关注俄罗斯经济的原因给予以下解释:"俄罗斯经济正在发生很大的波动,而媒体关注的就是某领域的剧烈变化"。

中国新闻媒体对于俄中是大型经济伙伴,但经贸合作的水平低于政治对话的相互了解水平这一事实表示担忧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强调,"中国不仅希望看到一个友好的俄罗斯,但同时还想看到一个强有力的俄罗斯,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由于中国的记者不怀疑政治领域的相互了解,有必要更多地关注经济方面,更多的报道有关经济的新闻。

总之而言,有关战略伙伴关系的报道很正面,有关经济的报道有所不同。譬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闻一在"环球时报"的文章中指出," 我们能用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的办法援手俄罗斯吗?我们能援手俄罗斯帮助其对抗制裁吗?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真的这样做,会得到俄罗斯真诚的回报吗?"他作出结论表示,"我们也别忘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9日)。另一位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在"环球时报"的文章中也表示很相似的看法:"我们应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用于推动国内结构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以消费拉动和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球时报,2014年12月29日)。

有一些中国记者指出,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可以对全世界产生后果:"俄罗斯危机的经济性质很强,它的未来走向则关乎全球政治"(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7日)。
这篇文章的作者做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倒下,这个态度全世界都是清楚的"
(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7日)
至于西方的对俄制裁,有一些中国媒体不排除,制裁对俄罗斯将有好处。例如,"Global Times"记者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制裁可以震动俄罗斯的经济,使它摆脱石油天然气依赖状况。国家可以利用这种情况来开始盼望已久的再工业化。如果俄罗斯实际上能够实现摆脱'以白雪覆盖的沙特阿拉伯'的形象,构建现代化的经济,那俄罗斯人就应该感谢奥巴马政府"("Global Times",2014年7月8日)。

很多记者指出,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主张需要取消部分或全部对俄经济制裁。"环球时报"据德国外交部消息称,"如果乌克兰和平协议取得进展,制裁将逐步减轻。同时,必须承认,对于延长制裁问题,欧盟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希腊、意大利、匈牙利等赞成部分或完全取消制裁"( 环球时报,2016年5月28日)。虽然制裁最后被延长至2017年1月,广大记者相信,欧盟国家不希望和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例如,"东方日报"记者强调,欧盟国家意识到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很密切,也意识到" 制裁俄国可以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东方日报,2016年6月20日)
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上举行的、在T恤上写有爱国标语的主题为"摩登回答-无视制裁"的活动。 2014年9月23日
摄影师: Vladimir Astapkovich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军事工业复合体

中国新闻媒体一般很密切关注俄中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指出,"军事是仅次于普京总统"的最受欢迎的主题。中国有很多喜欢这一题目的人,所以许多媒体把有关军事的文章放在前几页。特别重视的是现代化的军备,比如说,苏-35和中国购买苏-35一事。

中国媒体很关注并发表很多报道的主题是今年9月在中国南海举行的代号为"海上联合"的军事演习,俄中海上军演自2012年开始举行,据中国媒体报道,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两国相互信任和战略合作的高水平。目前中俄军事领域的合作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 环球时报,2016年7月29日)。

专家认为,有关军备的报道之所以吸引中国新闻媒体的注意,是因为南海地区的情况比较紧张。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汪嘉波指出,俄罗斯军事技术水平很高,他承认,"中国这一方面还不够发达,缺乏经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居世界前列,生产高质武器"
据莫斯科大学俄中大众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叶甫盖尼•扎伊采夫所说,它还成为"俄罗斯仍然保留一定的竞争优势"的领域。但是说到两国军事技术合作时,就要提到知识产权问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向俄罗斯和中国开辟"战略合作的前景,中国和俄罗斯都感兴趣的最先进军备的联合研发和生产"。
滨海边疆区。在成功完成俄中"海上合作-2015"海军演习的框架下,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在海军阅兵式。 2015年8月28日
摄影师: Vitaliy Ank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创新和技术

至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记者强调创新和高科技等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这些领域的合作最终会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发展。

中国新闻媒体援引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话称,"中国高度重视与俄方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提升两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文汇报,2015年7月9日)。

"人民日报"记者指出,对中国来讲,与俄罗斯合作很重要,同时还表示,"目前俄罗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中国的投资"
(人民日报,2015年9月7日)
一些在俄罗斯工作的中国记者说,媒体不够关注中国与俄罗斯大型企业的合作因为记者不想受到指责,有人可以指责他们在推广俄罗斯的企业。
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右)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叶卡捷琳堡国际工业博览会(INNOPROM-2016)时,一起测试Lada Vesta汽车。 2016年 7月 13日
摄影师: Sergey Mamont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文化

中国媒体代表指出,中国媒体不够报道俄罗斯的文化。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政治方面的紧急新闻从头版挤出文化新闻。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指出,"和俄罗斯一样,在中国人们喜欢轰动一时的消息,尤其是轰动一时的标题"。

第二,可以看到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中国人不了解俄罗斯文化,另一方面媒体几乎不介绍俄罗斯文化,不提供了解俄罗斯文化的机会。

但是媒体认为,中国读者会很高兴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不同方面。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汪嘉波相信,"密切的文化联系是两国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人民友谊的潜力"
中国新闻媒体的代表认为,加深中俄两国记者的接触和互助、相互了解对方文化是解决有关文化报道不足问题的好途径。总之而言,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读者了解对方文化和社会生活必须通过媒体来实现。
成龙在"宇宙"电影院参加中国电影节的开幕式。 2016年11月8日
摄影师: Vladimir Astapkovich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能源领域合作

俄中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合作是在中国新闻媒体中非常热门的一个主题。例如,中央电视台2014年5月播放国际安全合作中心资深研究员安德鲁•库钦斯的采访。

库钦斯在讨论中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援助,即天然气供应合同的签署一事时称,中国在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从商业的角度看,中方在此次谈判中有机会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因为中方不急,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同时俄罗斯需要一份天然气大量供应的合同以便实现其'转向亚洲'。乌克兰危机之前,俄罗斯几乎没有余地。我不认为,对俄罗斯来讲情况变得更好。莫斯科将很难达到以前的价格并在之前的条件下签署合同"(CCTV,2014年5月22日)。
"经济日报"记者与专家谈论时表示,中俄两国合作的扩大与中国的援助有直接关系:" 卢布贬值、不断失去外国投资使俄罗斯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促进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
(经济日报,2014年11月4日)
不仅如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在"明报"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这种情况中国是俄罗斯唯一的出路:"俄罗斯选择不多,愿意援助而又有能力协助她的只有中国"(明报,2014年12月17日)。

报道俄中能源领域合作时,中国新闻媒体积极援引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专家的言论。中国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顾问王海云对西方普遍存在的俄罗斯经济倒下的言论持有否认态度,他强调,俄罗斯拥有"辽阔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很高的科技潜力和人民的文化程度"。
所以,他指出,"可以说,俄罗斯经济正在经历一些困难,但并不是危机,更不是倒下"
(环球时报,2015年9月29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孙薇,讨论俄罗斯能源的现状和前景。孙薇确信,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的努力势在必行"。此外,她还强调,"如果要想在能源上赚取更多利润,还有赖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解冻,才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其他高利润率行业"(第一财经日报,2016年5月10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参加"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第一套环的连接仪式。 2014年9月1日
摄影师: Aleksey Nikolskyi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建筑领域合作

中国记者在报道中强调两国之间修建高铁的计划。中国新闻媒体指出,"俄中双方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突飞猛进"并强调高铁项目的重要性(人民网,2015年4月7日)。

同时,媒体提到,工作开始后,"中方已完成投资9.5亿元",俄方尚未开始大桥建设(人民网,2015年4月10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表示,"俄罗斯愿意西伯利亚铁路被列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线,但是为此什么也没有做"。

高铁的建设也可以被看作俄中旅游交流的一个有用的项目。在此发展"红色旅游"很有前途,所谓"红色旅游"是中国人在俄罗斯参观与列宁有关系的地方,包括列宁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市。中国新闻媒体指出一个值得关注的"友好中国"项目,其目的是为中国的游客创造从住宿到交通和参观等全面的服务条件。

例如,参与本项目的饭店" 把所有客人需要知道的信息都翻译成了中文—从入住规则到菜单"
(文汇报,2015年7月9日)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这样解释"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青年时代接受过共产主义教育的老一辈人的怀旧感"。他们不一定是共产党员,原因是" 人总想看到他年少时所学的东西"。
满洲里至西伯利亚的"万里茶道(茶叶之路)"旅游专列上的一名女性乘客在满洲里站。
大型体育活动

2014年1-2月,索契冬奥会题目在乌克兰危机初期的背景下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对发表出版的资料进行的分析显示,中国新闻媒体报道索契冬奥会的风格有分寸,偏向于叙述。大部分资料是适中正面的,几乎没有消极的" 顶点"。

可以分类出来有关索契冬奥会报道的三个主要方向: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和社会问题,即俄罗斯人,尤其是索契居民对这次大型体育项目的筹备和举办的态度。

中国新闻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注重很多西方领导人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情况。但同时,西方记者对此予以赞成,而中国的记者则表示"西方狭隘;西方话语霸权仍然厉害,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环球时报,2014年2月11日)。另一个中国期刊强调一位特邀专家的观点(李明博):"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领导人拒绝出席索契冬奥会,促进冷战气氛的再生"(广州日报,2014年2月8日)。

分析西方媒体攻击索契冬奥会时,中国新闻媒体提到性少数群体的题目。
"广州日报"的专家赵海建表示,"这次西方舆论对俄罗斯的"围堵"有点可笑,在很多问题上属于借题发挥。比如说西方舆论对俄罗斯所谓反同性恋立场大做文章;但事实上,同性恋问题在很多西方国家也有争议,并没有达成一致立场"
(广州日报,2014年2月8日)
另一个报纸,"环球时报",用对索契居民进行的民意调查反驳社会否认性少数群体的情况:"虽然同性恋不符合俄罗斯传统文化,但这个问题不是忌讳,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讨论"(环球时报,2014年2月14日)。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国媒体认为,索契冬奥会是俄罗斯的政治野心恢复的证据。
例如,"信息时报"的记者在文章中援引普京的话表示,"索契冬奥会不仅是他的个人梦想,更是俄罗斯再次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机遇"
(信息时报,2014年2月17日)
Sohu.com 网站也有同感表示,"索契冬奥会是新俄罗斯的元素,是强国归来的体现"(Sohu.com,2014年2月16日)。对有关索契冬奥会报道的分析显示,中国的记者报道风格比较有分寸。媒体资料中有对金融耗费和腐败丑闻的合理批评,也有对冬奥会嘉宾服务不足的合理批评。

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索契冬奥会是正面报道俄中两国走近的一个好例子。许多专家和中国媒体强调习近平出席冬奥会的情况,"反映了中俄战略协作和全面伙伴关系的高水平"(新华社,2014年2月7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台上参加第22届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2014年2月7日
摄影师: Alexey Filipp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几乎所有的中国媒体一致认为,索契冬奥会是目前体育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标志。在有关俄罗斯队和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前夕的兴奋剂丑闻的资料中也可以发现这种思路。中国新闻媒体强调,体育竞赛变成了政治阴谋,而"西方玩弄奥运会政治,暗战俄罗斯"(东方日报,2016年7月26日)。
"东方日报"的评论员在文章中提问,如果兴奋剂丑闻关系到的不是俄罗斯,而是另一个"友好美国的国家",他结论,"不会那么轰动一时"
(东方日报,2016年7月26日)
中国媒体还有谴责美国和英国有关兴奋剂丑闻行为的报道。例如,"环球时报"记者在文章中表示,"美国插手调查俄罗斯兴奋剂案"(环球时报,2016年5月19日)。"东方日报"的一篇文章中强调,美英对"禁止部分,而不是全部俄国运动员参加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这一决定的不满是不合理的(东方日报,2016年7月26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闻媒体在讨论兴奋剂丑闻时,认为这一情况与中国也有关系。
"东方日报"记者指出,"奥运会是美国用来对付中俄的利器"
(东方日报,2016年7月26日)
中国媒体有关兴奋剂丑闻的报道特别关注普京。例如,"明报"记者指出,"禁药丑闻对普京民望不会造成太大打击"(明报,2016年7月25日)。

中国新闻媒体多次援引普京的话:排挤俄罗斯让里约奖牌贬值。

对中国新闻媒体有关禁药丑闻报道的分析显示,几乎所有的中国媒体一致认为,兴奋剂丑闻是一种政治方面的对俄制裁。
在索契举办的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运动员在代表团的入场式中。 2014年2月7日
摄影师: Alexey Kudenko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联邦对外活动
俄美关系和对俄制裁
中国新闻媒体认为,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行为是影响中俄合作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中国媒体指出,"中俄相互靠近,主要是双方都承受了美国的战略压力",强调美国在中俄关系发展和许多战略问题上走近趋势中的作用(东方日报,2015年5月9日)。

值得一提的是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孙长栋的观点。他认为,"俄美关系不好的时候,俄中关系就巩固起来"。不仅如此,一些中国媒体甚至指出,美国要考虑并改变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政策,因为"这正在驱使俄罗斯和中国越走越近"(环球时报,2015年4月15日)。
在一家咖啡厅被更名为"Russiano"的咖啡。 2016年11月17日
摄影师: Alexandr Kryazh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有一些记者分析,俄美关系恶化,中国能够得到什么。"东方日报"的记者表示,"一是拉拢俄罗斯,扩大上合组织的作用,结合一带一路的对外政策,推动国际多极化发展;二是趁机整顿国内,经营海外,准备下一轮与美国的抗争"(东方日报,2015年3月16日)。

如此看来,中国新闻媒体中的俄美关系报道很受读者的欢迎。中国媒体驻莫斯科记者站的领导人指出,他们一般在文章中增加美国人对俄罗斯政治家言论的反应,这样使得文章更有吸引力。

在怀疑美国政策的正确性的同时,中国新闻媒体指出,现有的世界秩序可以并必须向多极化改变。
在提到国际秩序完善的势在必行,"人民日报"记者在文章中强调,但是中俄不会是"推倒重来,再起炉灶"
(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
因为现有的国际秩序有一系列可靠的支柱。这篇文章中强调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和平以及集体安全原则,它"对于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左)和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参加纽约的第70届联合国大会。 2015年9月29日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POOL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日关系

中国新闻媒体长期密切关注俄日关系的发展。在本文分析的时段中,中国的记者指出,俄日关系继续退步。分析家确信,俄罗斯和日本不会走到一起,因为"日俄间存在诸多战略矛盾。

对俄日走近、损害中国利益的危险有所警惕是合情合理的,但大可不必过度担忧"(环球时报,2015年7月29日)。但是一年中可以发现侧重点的改变。研究日本分析中心资深研究员王海运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虽然日俄关系恶化,两国之间结构性矛盾甚多,但是俄罗斯和日本比看起来更接近。这一事实必须让中国担忧"(环球时报,2015年8月4日)。需要指出,大部分有关俄日关系的报道中表示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晤的一种焦虑。

2015年9月末,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会谈。中国新闻媒体强调,双方讨论了俄日关系的主要问题:领土争端、经济合作及和平条约的签署。
在记者看来,经济合作对俄罗斯来讲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将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 环球时报,2015年9月29日)。"环球时报"记者作出结论时据日方的消息称,"虽然两国元首确认了普京年内访问日本一事,但是未能看到太多进展,解决双边问题的前景不明朗"
(环球时报, 2015年9月29日)
一年后,2016年9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期间又一次举行会晤。中国新闻媒体密切关注这次会晤,仍然指出两大议题:经济合作和领土争端。澎湃网站的记者在普京与安倍会晤的前夕提到两国领土争端的解决前景,回忆起上次会谈取得的"以新途径推进领土谈判",把这次会晤叫做"这次的方针是将新途径进行具体化的一步"(澎湃新闻,2016年9月2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在东京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2016年12月16日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记者认为,安倍晋三多次与俄罗斯总统见面,追求的是"全面增强与俄罗斯的关系,与普京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尽快解决领土问题"(环球时报,2016年9月2日)。
一架马航波音777在顿涅茨克州的坠毁

震惊世界的马来西亚波音的空难这一题目,在中国新闻媒体中的报道风格适中,但是媒体表示对其后果的担忧。"东方日报"记者指出,在顿涅茨克州的空难"加上美俄恶斗形成的高度政治化环境,空难调查是否公正持平之争议只怕火上添油"(东方日报,2014年7月19日)。"东方日报"的另一篇文章中作者写道,马航波音空难"掀起另类'冷战'"(东方日报,2014年7月19日)。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反面报道属于香港媒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孙娟强调,"中国的立场不是中立的,而是客观的"。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接受采访时回答关于中国媒体对马航波音空难的中立态度表示,中国媒体"不知道谁进行了袭击"。

莫斯科大学俄中大众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叶甫盖尼•扎伊采夫也认为中国媒体的中立态度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一方都没有有关谁击落这架波音的证据"。而且这起事件"发生的地点离中国很远,直接不影响到中国,所以中国对此事持有中立态度是很合理的"。

大部分中国媒体给读者提供不同的观点和事实。

譬如,中央电视台记者在一系列报道中表示,"有关这次悲剧、从天上坠下来的火球的谣言非常多,这起空难进一步恶化了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都很紧张的局势"
(CCTV,2014年7月18日)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与俄罗斯和美国专家讨论马航波音空难时作出结论说,"不同的臆测和彼此谴责没完没了。但我们希望对这起空难的客观公开的国际调查"(CCTV,2014年7月21日)。

在此需要指出"环球时报"的资料,文章作者提问:"俄罗斯'第一频道'播出乌克兰战斗机袭击马航MH17航班的画面,该画面是真是假?"(环球时报,2014年11月17日)。作者研究其他期刊和社交网络的观点之后,作出结论,"该画面很有可能是伪证"(环球时报,2014年11月17日)。

悲剧发生一年后,许多中国媒体仍然在寻求事情的真相—"调查各方必须披露调查报告细节"(环球时报,2015年7月18日)。
同时,作者指出,"设立国际法庭调查此事,西方此举目的是发动反俄宣传战。也许数十年内也无法知道,是谁按下了导弹发射按钮"
(环球时报,2015年7月18日)
总而言之,可以作出结论,中国媒体在这个问题上的中立态度的原因是马航波音空难的调查尚未得到明显的结果,所以中国记者的表态很谨慎。中国新闻媒体在调查查明这起空难的原因之前未必有一个具体的态度。

不过,中国评论员预测找到马航波音坠毁的真凶之后,事情会有什么发展,他们作出结论,即使找到了真凶,他也不会做什么。"东方日报"记者指出,"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它是不会承认错误的,更别说道歉。但不管怎么样,美国和西方国家一直全力支持乌克兰当局,一旦调查证明乌克兰政府军才是真凶,这绝对是一件尴尬的事"( 东方日报,2014年7月28日)。此外,还有一些文章强调,"谁也不想为此事承担责任,黑盒找到后查明真凶有可能还是很难"(光明日报,2014年7月21日)。
在顿涅茨克州沙赫乔尔斯克(Shakhtarsk)地区坠毁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客机发动机。 2014年7月19日
摄影师: Andrei Stenin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媒体中可以看到对乌克兰乱局有利于俄罗斯这一看法的批评。中国新闻媒体指出,"乌克兰乱了,对俄罗斯没有好处。因为,乌克兰一乱,全球舆论很大程度上,都会认为是俄罗斯把乌克兰搞乱的"( 国际金融报,2014年7月21日)。

中国新闻媒体在评论马航客机空难的调查和真凶寻找过程时,特别关注事件有关各方的行为。
中国媒体多次强调,"普京在这样的民众群体事件上,有很好的度量"
(国际金融报,2014年7月21日)
同时,"东方日报"记者指出,"马航客机被击落一事,英美政府和舆论是未审先判,把责任归咎于俄罗斯。相反地,今次空难死得最多的是荷兰人,荷兰政府并没有随便指控,而是跟随联合国安理会由国际民航组织作调查,有关决议,中俄亦投赞成票"(东方日报,2014年7月25日)。

2016年9月国际调查组发表调查报告称,击落MH17的导弹来自俄罗斯,该题目重新受到了媒体的关注。然而,大部分中国的记者仍然不作出最终结论,继续在文章中引用各方的不同观点。譬如,"环球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既有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消息(调查结果有确凿证据支撑),也有法新社的资料(调查并未直接指出俄罗斯提供了该导弹和导弹发射系统),还有俄罗斯官方人士的言论:"整个事件包含了太多投机和不专业的信息"(环球时报,2016年9月29日) 。
在执飞阿姆斯特丹—吉隆坡航线的MH17航班、机型为波音客机的失事现场工作的专家。 2015年4月16日
摄影师: Igor Masl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总而言之,至于中国新闻媒体中马航波音在顿涅茨克州空难的报道,可以说中国媒体持有中立态度,不站在俄罗斯一边,也不站在西方一边。最关注的是查明空难的真凶。同时,有一些媒体很合理地指出,情况一开始就很政治化,所以国际社会不把事情看作一个对很多人来讲的重大悲剧。
2013-2016年乌克兰政治军事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

中国新闻媒体适当地关注乌克兰危机。和马航波音空难一样,中国媒体从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危机,中国媒体密切关注这一对抗,但是一般不作出重大结论。

譬如,"北京青年报"作出结论,"乌克兰预定了2014年国际新闻前十条位置",并指出,"这个国家的危机第二阶段开始了新一轮俄欧美博弈"(北京青年报,2014年3月7日)。"环球时报"记者也这样认为,他指出,"乌克兰危机的加剧标志着新俄美博弈的开始。乌克兰的命运就取决于这个博弈的结果"(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上海"文汇报"记者引用国外分析家的观点后作出结论,"乌克兰日趋激烈的流血冲突正导致俄与美欧间政治和经济交流日益困难"(文汇报,2014年5月4日)。同时,虽然有这些困难,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在"环球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呼吁"不要低估俄罗斯维护其利益的决心"。"学习时报"的文章补充上述的论题:"俄罗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亲西方的乌克兰出现,甚至会不惜以分裂乌克兰为代价"(学习时报,2014年3月10日)。

中国媒体分析乌克兰境内情况作出结论,危机不可能很快就结束。

2014年2月底基辅事态加剧之后,"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谁都无法准确预测乌克兰局势走向,甚至谁都无法预言乌克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中国青年报,2014年2月21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时表示,"乌克兰问题有可能会局部趋缓,或者说短暂的趋缓但是这个问题很难解决"(Sina.com,2014年8月27日)。然而,至于争端在全球范围的展开,他承认,"直接派兵参与了乌克兰内战可能性不大,而且面临俄罗斯这样强大的对手,北约也是有很大顾及"(Sina. com,2014年8月27日)。"文汇报"记者在文章中发展这一思路:"欧盟未准备好与俄罗斯展开武装冲突,因为俄方可以以禁止进口欧洲产品,并以威胁切断能源供应来回击"(文汇报,2014年12月22日)。

在讨论可能产生乌克兰危机的一系列原因时,有一些中国记者认为,该危机的原因历史悠久。"学习时报"记者在文章中表示,"当前乌克兰的局势是其国内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乌克兰分裂和内乱的根源之一在于民族问题,乌克兰东西部的区别。缺少国家认同导致了乌克兰的国家分裂"(学习时报,2014年3月10日)。
卢甘斯克村村民被从因乌克兰空军对该村空袭而引起的大火中救出。 2014年7月2日
摄影师: Valeriy Melnik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在另一篇"文汇报"的文章中,中国专家企图回答一个问题:"俄欧美关系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一位专家认为,"乌克兰危机将在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上留下疤痕"(文汇报,2014年6月1日)。
上海的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同意这一观点,但同时补充:"虽然有美国的干涉,但是德国和整个欧盟必须和俄罗斯找到共同点来继续对话"(文汇报,2014年6月1日)。外交学院国际事务副局长同意他的观点:"美欧之间现有的矛盾未德国和欧盟的对俄政策创造许多困难"
(文汇报,2014年6月1日)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弘认为,这不是矛盾,而是倚重:"乌克兰危机让欧盟在军事上更加倚重美国和北约。为了安抚东欧国家的不安情绪,美国增加了在东欧的军事部署,北约也在东部加强了军事力量"(人民日报,2014年4月22日)。过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欧盟向俄罗斯迈出了第一步:"经过对普京施加几个月的压力后,欧盟正在改变其战略,意味着战术的改变以及脱离亲基辅的态度,因为欧盟的确对莫斯科对叛乱分子失败的反应而担忧"(CCTV, 2014年8月22日)。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记者很少分析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有一篇"环球时报"的文章研究这个问题。
在文章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认为,"国际社会有理由期待着中国在俄乌和解问题上积极化,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其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力量"
(环球时报,2014年7月27日)
接着,他有点自相矛盾表示:"中国必须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中立"(环球时报,2014年7月27日)。另一位作者在"环球时报"同意,"中国保持中立"(环球时报,2014年3月5日),但是他认为,"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抵制西方力量的东进,不仅攸关俄自身的命运,也同中国的重大战略利益直接相关。如果西方真的制裁俄罗斯,中国社会必然会对俄给予更多帮助,尤其是经济合作上的"(环球时报,2014年3月5日)。

2015年中国新闻媒体的态度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人民网"记者作出结论,"美俄围绕乌克兰的争斗趋于白热化, 且呈加剧之势。俄美相互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而且都紧锣密鼓地加强前沿军事部署"(人民网,2015年3月2日)。同时,作者认为,"美俄不会走向直接摊牌和战争。因为那样既不能解决乌问题,还会给双方及乌带来灾难性后果"( 人民网,2015年3月2日)。

"人民网"的另一位记者援引国际专家的观点,认为"西方企图遏制俄罗斯并通过制裁强迫俄改变对乌立场是行不通的。在全球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国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俄罗斯的参与,尤其是乌克兰问题"( 人民网,2015年6月6日)。

2016年有关乌克兰问题报道数量降低,但是中国新闻媒体继续关注有关乌克兰危机和俄乌关系。2016年初,专家专注于乌克兰同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媒体中出现了争端升级、经济和能源情况恶化的预测。

"环球时报"的记者表示,俄乌之间将爆发新一轮"贸易战",新一轮制裁将使俄乌双方受到损失
(环球时报,2016年1月4日)
"中国能源报"专家认为,能源领域的情况同样也很困难:双方未能协调天然气价格,但是"坏消息不止于此,克里米亚半岛发生大规模断电,其原因是乌克兰切断供电"。俄罗斯计划采取措施,使克里米亚完全摆脱对乌克兰电网的依赖,而乌克兰要求将克里米亚承认为乌领土,两者形成不可解决的矛盾(中国能源报,2016年1月11日)。
起始于塔曼半岛的跨刻赤海峡大桥施工现场。 2016年9月20日
摄影师: Alexandr Polegenko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三月份主要新闻内容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两周年。中国媒体很少关注这一题目,但是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俄罗斯坚持其对克里米亚的立场。
譬如,新华社报道称,俄罗斯总统访问克里米亚时强调,"克里米亚的主权归属不容讨论,克里米亚人民作出决定加入俄罗斯"
(新华社,2016年3月20日)
评价中国新闻媒体有关乌克兰危机、俄罗斯的作用和行为以及与美国有关乌问题的对抗时需要指出,大部分报道具有新闻性质。一系列新闻资料构成比较完整的信息画面。同时,文章中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媒体对俄罗斯和西方关系的急剧恶化的担忧。
与伊斯兰国的斗争

虽然中国一向在对外政策的立场很谨慎,但大部分有关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的报道具有适中或正面的性质。2015年底中国记者就表示,俄罗斯应对在叙利亚的挑战,特别是恐怖主义挑战时,显示出其刚毅的性格和力量。"环球时报"记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俄罗斯的出色表现显然令美国领导的西方极为难堪。首先,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并未"贬值"。其次,俄罗斯的民族性是逾压逾强。第三,俄罗斯是世界棋局中的高手"(环球时报,2015年10月28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新闻媒体一向密切关注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时使用的武器以及其他技术性问题。"环球时报"的专家高度评价俄罗斯的新武器,但同时强调,"总体来看,俄罗斯此次军事部署调整是防御性的,与土耳其开战也完全偏离其出兵叙利亚的初衷"(环球时报,2015年11月27日)。需要指出的还有一点,很多媒体资料中提到了俄罗斯在叙军事行动的花费问题。

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该领域著名专家柳玉鹏认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每天耗资远远低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
(2015年10月8日)
像乌克兰危机报道一样,中国新闻媒体从俄美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俄在叙行动,强调叙利亚因素对俄美关系紧张事态的影响。专家认为,俄美在叙利亚的合作有种种限制。"新京报"的记者写道:"美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达成真正的共识很难"(新京报,2015年11月17日)。虽然有种种困难,双方都没有在叙利亚上空打一仗的意愿(环球时报,2015年11月5日)。

2016年一条有关俄罗斯军队从叙利亚撤离的消息引发了许多媒体报道。中国新闻媒体很正面地评价了俄罗斯的这一举措,强调这是促进叙利亚政治过程的很重要的一步,特别是考虑到针对政治解决冲突的日内瓦和谈 (东方日报,2016年3月16日)。
在叙利亚拉塔基亚省赫梅米姆(Hmeymim)空军基地的苏-24轰炸机。 2016年3月10日
摄影师: Ramil Sitdik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专家相信,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他们认为,就像普京总统曾表示,俄罗斯"基本上实现了在叙利亚的军事目标"(明报,2016年3月16日),有理由减少其军事部署。记者还指出,这一决定对西方来讲很突然,所以"反应很谨慎"(东方日报,2016年3月16日)。但是将来这一决定有可能会使情况缓和,成为俄罗斯的外交胜利。

中国新闻媒体作出一个中间的结论承认,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成功有效。
"环球时报"记者写道:"不能低估俄罗斯,这是我们从叙利亚事件所作出的主要结论。俄罗斯有一切能力来保护其战略利益"
(环球时报,2016年3月16日)
同时,许多专家比较俄罗斯在叙和西方在叙或西方在其他中东国家的行动并指出,俄罗斯的举措带来了更明显的政治和外交结果。"东方日报"记者认为,美国目前身处困境,恐怖分子"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自由地行动",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破坏在伊拉克军事行动所达到的结果。这一情况的背景是与长期以来的中东盟友沙特阿拉伯关系的恶化。俄罗斯反而在反恐方面取得了成就,与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伊朗保持良好关系。"这都向俄罗斯总统提供许多新的机会"(东方日报,2016年3月16日)。
在叙利亚赫梅米姆(Hmeymim)空军基地的苏 -24飞机上挂载的X-25高精度空对地导弹。 2015年10月4日
摄影师: Dmitriy Vinogradov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土关系

中国新闻媒体批评土耳其对俄罗斯苏-24的行动,将之称为"忘恩负义的小人之举"(环球时报,2015年11月3日)。"东方日报"记者强调,"土耳其势必要为自己的卤莽行动付出代价"(东方日报,2015年11月26日)。

中国媒体承认,土耳其作出了不能容许的行动,向俄罗斯挑战。2015年中国的记者评价俄土关系时表示,"俄土关系改善前景不乐观"(环球时报,2015年12月2日)。

中国新闻媒体2014-2015年的资料显示,中国媒体隐含支持俄方,批评土方行为。譬如,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范伟国认为,"支持是有的,虽然不太明显,没有我们俄罗斯朋友想要的那么明显。但是仔细一看,可以看出,中国的确支持俄罗斯"。范伟国在采访中介绍有关击落俄罗斯苏-24的报道特点。这个特点在于"中国媒体特别强调,战机的坠落地点在叙利亚境内,而西方媒体则报道,战机在土叙边界区被击落,但读者不明白具体在什么地方"。这样,可以作出结论,中国媒体对这件事件和俄罗斯有同感。

中国新闻媒体将俄土冲突称为最近20年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之一,媒体考虑俄罗斯可能对土耳其采取的回应措施。
记者指出,不管土耳其的"从背后刺了一刀"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俄罗斯的报复行动必定陆续有来,土耳其的苦日子恐怕还在后头"
(东方日报,2015年11月29日)
此外,"东方日报"的记者强调,土耳其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他作出结论,"硬碰硬会有甚么结果不言而喻",这样暗示土耳其将来会遇到困难(东方日报,2015年11月29日)。

中国记者多次强调,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将稳赚不赔。中国媒体多次表示,普京总统拒绝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会面,认为其原因是土耳其没有向俄方道歉,"俄土关系逼入'死胡同'"(星岛日报,2015年11月27日)。

中国媒体在描述俄土关系时,不能不评价其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有效性。媒体一致认为,"击落战机俄土仇恨更深","横生枝节反恐难有作为"(明报,2015年11月29日)。

媒体很重视俄土关系的历史背景:"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恩怨交织数百年"(环球时报,2015年11月30日)。中国媒体还指出,这一冲突的发生很突然:"最近几年,俄土关系比较友好,俄罗斯人完全没有料到土耳其会"如此疯狂"(环球时报,2015年11月30日)。
"明报"记者强调,"俄土历史仇怨深远,击落战机火上加油"
(明报,2015年11月29日)
总之,一架战机的被击落,不仅是一个当前的政治问题,而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及历史因素结合"(明报,2015年11月29日)。俄罗斯战机被击落和普京总统签署关于对土制裁命令之后,俄土经贸合作前景大有疑问。中国新闻媒体认为,"经济制裁愈闹愈僵"(星岛日报,2015年11月28日)。

中国媒体相信,"土耳其的如意算盘是,为对抗俄罗斯,美国必然支持自己对俄的挑衅行动,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向普京挑战"(东方日报,2016年4月3日),在此讽刺地指出,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土耳其的预料。

同时,中国的记者几乎一致认为,"事件不会演变成军事危机,俄罗斯可能只会采取经济报复行动,从经济层面惩罚土耳其"(明报,2015年11月26日)。而且,因为土耳其早就进入了俄罗斯经济的许多行业,中国记者指出,"与土耳其的紧张关系会让俄经济负担更重,加剧通货膨胀"(环球时报,2015年11月30日)。
纪念驾驶被击落的苏-24战斗轰炸机的飞行员——奥列格•佩什科夫中校。 2015年11月26日
摄影师: Jurij Sorokin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新闻媒体很重视俄土的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他们强调,土耳其在俄土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采取措施寻找其他天然气供应者。"环球时报"记者指出,"在当前俄罗斯与土耳其关系继续恶化的背景下,由于担心俄罗斯采取"断气"等报复措施,土耳其考虑另寻能源供应者"(环球时报,2015年12月7日)。

中国的评论员一致认为,在俄罗斯战机被击落之后的情况下,北约所发挥的作用很大,因为"一个北约成员国高调击落北约主要对手的战机"(环球时报,2015年11月25日)。"东方日报"记者指出,"自恃有北约撑腰"(东方日报,2015年10月7日)。

同时,中国新闻媒体在文章中表示,情况不那么明显。一方面,美国和欧盟需要土耳其,土耳其可以充当对抗俄罗斯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美国和欧洲又不信任土耳其,土耳其作为一个标准的穆斯林国家,与欧美在文化和宗教方面南辕北辙"(2016年5月15日)。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闻媒体在相信事件不会演变成军事危机的同时,表示"俄土相互激烈报复并最终升级为北约与俄全面对抗的概率极低"
(环球时报,2015年11月26日)
中国新闻媒体提到纳卡地区对俄土关系的影响,指出最近武装冲突爆发后,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完全支持阿塞拜疆。该冲突的升级的目的是让作为亚美尼亚军事和经济盟友俄罗斯卷入另一个武装冲突。同时,中国的记者相信,土耳其不会成功,因为"埃尔多安的政治本钱实在有限"。

此外,"面对普京这样的超级强人,埃尔多安这个乱世枭雄的政治算计恐怕难以乐观,搞不好更会弄巧成拙"(东方日报,2016年4月6日)。

总之而言,中国新闻媒体中有关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的报道不明显地支持俄罗斯立场,批评土耳其领导人的行为。

至于中国媒体对俄土合作的评价,2015年媒体一致认为,该合作并不积极。中国媒体的代表认为,没有改善俄土关系的基础。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左)和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在圣彼得堡的会面。 2016年8月9日
摄影师: Sergey Gunee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土耳其领导人向俄罗斯道歉、俄土关系开始正常化之后,中国媒体才改变了报道这一主题的风格。文章中出现了对此问题的乐观态度。

中国评论员对几个月等待的土耳其道歉不能不作出反应。
"环球时报"的记者在文章中援引分析家的观点表示,"土耳其需要俄罗斯"
(环球时报,2016年6月29日)
此外,中国媒体多次强调,"土耳其力求恢复冲突前的状态"(环球时报,2016年6月29日)。在此,媒体积极评论俄罗斯取消对土旅游限制和两国元首愿意举行会晤的事情。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在康斯坦丁诺夫斯基宫的俄土会谈后。2016年8月9日。
摄影师: Alexey Nikolsky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后记

对2014-2016年中国新闻媒体资料的分析显示,中国的记者一般客观报道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正面地报道俄罗斯的行动。

中国媒体客观、详细地报道俄罗斯联邦主要的国内事件,一般是提供信息,但不强调困难。同时,可以发现,有关俄罗斯文化的报道贫乏。如果谈到俄罗斯文化,中国媒体一般指出"中俄两国人民有着共同文化记忆的背后,是两国曾在发展道路上的相互借鉴和帮扶"(人民日报,2016年8月20日)。然而,中国媒体承认,"人文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与深化其他各领域交流的长久动力"(人民日报,2016年8月20日),这一点让我们乐观期待中国媒体将会更关注文化题目。

在有关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的报道中,中国记者又一次强调,"双方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共同立场,发出了中俄共同维护全球战略安全、世界和平稳定的一致声音"(人民日报,2016年9月5日) 。中国媒体援引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称,俄罗斯和中国在世界政治方面成功地协调行动,这种"政治互信将转化为经济合作的更大动力" (东方日报,2016年9月5日)。
可以作出结论,中国媒体大多承认,目前俄中关系能够安全稳定地发展,不受到任何外部的威胁
不仅如此,专家一致认为,俄中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而且奠定了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的民意基础"(文汇报,2016年8月13日)。
在俄罗斯岛上的远东联邦大学艺术工作室套娃描绘培训班上的中国学生。 2015年7月23日
摄影师: Vitaliy Ankov /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对方的形象是正面的,为多方面的合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是中俄关系的史无前例的高水平以及合作的民意基础向两国媒体挑战,要求媒体更深入地报道双边关系。

虽然中国媒体中的涉俄报道量不断增加,还不能说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也不能说当前新闻领域的发展现状已完全符合俄中两国关系的水平。
«"和领导人们自拍":在"传统与现代"国际造型艺术节10周年开幕式上,一位姑娘在画家弗拉基米尔•杜波萨尔斯基(Vladimir Dubossarsky)的作品前。 2016年5月26日
摄影师:Vitality Belousov 照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要调整两国新闻媒体报道内容,两国媒体就要考虑到中俄关系的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外交方面

在准备有关双边和多边正式活动报道时,必须避免刻板公式,这种报道风格必然降低读者对中俄在国际方面合作的兴趣。

(2)社会经济方面

需要关注直接关系到人们平安幸福、有助于读者了解中俄经贸关系的好处的合作项目。同时,需要报道有重大意义的、已协调好的项目。大量的有关未实现的"意向书"的报道不利于读者对两国经济合作的认识。

(3)军事政治方面

考虑到这一方面的敏感性,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必须邀请两国军事媒体的记者参与军事方面的报道。有关两国"军事联盟"的讨论具有消极影响,需要更详细的说明拒绝结盟的动机。

(4)文化文明

在人文合作的发展,就像其他领域,必须考虑到全球背景。中俄文化合作不是在空虚中存在,记者的任务是介绍中俄两个文明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的挑战。各种有关双边的文化活动(文化节,比赛,巡演等等)报告对广大读者听众来讲很无聊,这个大任务相比这种报告更重要。

后记中需要指出,本报告分析时段的起点是信息对抗新时期的开始,世界地图上有了新的信息划界。在这种背景下,个别的国家力求打破壁垒,开始共建新闻领域的行动变得更明显,最终有利于相互了解,将会促进各种合作关系的巩固。在这一背景下,毫无疑问,俄罗斯和中国开始编写两国友谊史上崭新的一页。

本文作者以普京总统在访华之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的话结束报告:
" 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亚于外交官的实际工作"
本文就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序言

本报告主题为俄罗斯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是上述双边项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由中方准备的俄罗斯媒体中的中国形象报告。

本项目的目的主要是解读对方的立场以及对两国境内和国际事务的评价形成共同的态度。

俄方报告基于2014年初至2016年底发表的中国媒体资料的分析。主要新闻来源包括公开的报道以及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世界媒体中的俄罗斯"各国媒体监测系统的资料,总共对2000余资料进行了研究。

本报告原文为俄文,后被译为中文。

本报告笔者在分析中国媒体的涉俄报道时,力求得到充分、客观的俄罗斯在中国媒体中的写照。以此为前提,选择了富有不同观点、分析成分的资料。同时,主要分析的不是规模最大的或官方的文章,而是在国际报道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报刊(例如,"环球时报"和"东方日报")。

为了增强本文论题,笔者还采访了几位中俄关系专家和俄中新闻界人士。


接受采访的有中国重大新闻社驻俄分社领导人:

• 范伟国,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

• 孙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

• 汪嘉波,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站主任;

• 孙长栋,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站原主任。


此外,俄方的俄中关系专家和新闻界人士也分享了自己对一系列关键问题的看法,对本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项目主任;

• 安德烈•吉卡列夫,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 叶甫盖尼•扎伊采夫,莫斯科大学俄中大众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 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

• 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

• 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


您可以点击这里的链接下载报告的俄语或中文版PDF文件
Made on
Til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