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令中国警方
如虎添翼
中国警方当前佩戴的眼镜能够在屈指可数的几秒钟内识别出犯罪分子。在中国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市的火车站,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就佩戴有这种装备有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眼镜。智能眼镜接入了带有通缉犯照片的数据库。如果与数据库中罪犯长得相像的人落入了智能眼镜的视野,那么智能眼镜会自动向执勤警察发出警报。
许多年来,英国都被认为是监控摄像头数量最多的国家。
但现在似乎中国夺去了英国的冠军地位。
现在中国一共安装有1.76亿个监控摄像头,而美国一共装有5000万个摄像头。按照全球领先信息服务提供商Ihs Markit的估计,到2020年,中国监控摄像头数量将增加到6.26亿个。从理论上来说,任何拥有良好分辨率的摄像头都可以接入识别功能。系统在人工智能和深度研究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运行。按照某些算法,神经网络可以分析城市监控摄像头中的录像。录像中的人脸被扫描下来,与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比如:摄像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被通缉的犯罪分子。

人工智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中国媒体时不时报道关于人脸识别系统的有益应用。例如,新华社报道了深圳市万家的奇妙经历。万家小儿在20年前失踪。在这段时间内,父母当然在绝望寻子。当他们获悉人脸识别技术问世后,决定碰碰运气。他们把儿子童年时期的照片提交给警方。儿童照片被上载入数据库。神经网络按照专门算法,分析了儿童的脸部,找出了落入监控摄像头视野的这张已经是成人的脸孔。最终万家父母与儿子在长久失散后团聚。

许多年来,英国都被认为是监控摄像头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现在似乎中国夺去了英国的冠军地位。监控摄像头迎接着每个飞往北京的人。在北京首都机场,每个人在进入边境检查时都应该注视摄像头几秒钟。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记者当然也无法免除这个程序,而且还遭遇了一些困难。由于个子高,记者的脸孔没能落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中。但警方工作人员一点儿也不偷懒,提着便携式监控摄像头走到高个子记者身边,手动拍下了他的面容。
中国国内航班均配备航空安全员,他们会佩戴装有摄像头的腰带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巡视机舱,摄像头则接入了形状类似移动硬盘的装置。

瞬间反应

这么做似乎是为了避免乘客持他人证件乘机。中国现在到处都布满着监控摄像头:街道上、大型购物中心内、地铁中,其它交通设施内。其中许多摄像头都装备了人脸识别技术。但是,警方坦言,固定的监控摄像头并不够。哪怕能够在人群中计算出嫌疑人,但在警察赶到现场前,他可能已经躲藏起来。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来的与眼镜一体化的智能监控摄像头产品可能对此有所助益。

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说,这样,
警方就能够对人脸识别系统发出的信号做出更快的反应。
«人脸识别本身是常用功能,但用在智能眼镜上(移动端),进行商业应用,我们应该是首创。人脸识别技术并不是我们提出来的,它在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了,通过固定的摄像头,做人脸识别,比对找出可疑人员。但把这项技术用在智能眼镜上,在移动端快速识别人脸,我们是首创。»
这位负责人说,智能眼镜不仅可以用来搜索危险犯罪分子,甚至是在机场和火车站查验证件时,智能眼镜也是无法替代的助手。要知道负责查验证件的员工可能出错,辨认不出已经衰老或者该换了发型的人,也可能识别不了伪造的证件,也就是说一个人持他人身份证件旅行。他说,但这些事情都骗不过人脸识别系统。
«通常来讲,人脸识别是提取脸部轮廓特征,发型应该不会影响。但对成人来讲,变化一般不会太大。即便是旧照片,如果没有做过太大变化,是可以做判断的。但任何技术都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我们是为前方人员提供参考,找出有相似度的人,之后警方再通过询问、查询证件等其他方式进行核对。»
郑州火车站警方是在 "最大规模的迁徙" 春节前开始测试智能眼镜的。郑州火车站在此期间人流如织,是测试新装备的最佳时机。据报道,在智能眼镜启用后的几天内,已经成功抓获7个各类犯罪嫌疑人。此外,警方还查出26人持他人证件旅行。亮亮视野公司相关人士说,智能眼镜作为便捷的辅助设备结合手持设备使用既可以支持在线的人脸比对也可以支持离线的人脸比对,线上线下都可以运行,因此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通过步态识别罪犯


早在2015年,中国公安部就启动了大规模项目,在人脸识别系统上建立全国所有公民统一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应该有13亿份文件左右。有报道说,当这一系统全面启动后,"智能"监控摄像头可以在3秒钟内识别出任何一个人。

除了智能眼镜外,在社会安全保障领域还存在其它基于神经网络的先进科研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出了重复识别系统——识别出不同逗留处的同一个人。系统可以根据步态识别出同一个人,哪怕他的面容已经多少有所变化。

还有报道称,系统在学习借助分析公共场合中人的不太和行为举止来识别出小偷。据推测,未来神经网络将聪明到能够在人的行动和逗留处的基础上画出一个人的行为肖像画,并预测出这个人何时可能会犯下何种罪行。
Made on
Tilda